网络布线之线缆选购(二)

2024-01-17 11:08:00   admin    592

     最后还要实际测试其速度,因为“挂羊头卖狗肉”的现
象在网线市场同样存在。现在组建的网络一般都采用5类以上的双
绞线,3类双绞线已属于淘汰产品。但是,一些双绞线生产厂商在
5类双绞线标准推出后,便将原来用于3类线的导线封装在印有5类
双绞线字样的电缆中出售。当你使用了这类假5类线后,网络的实
际通信速度只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达到5类双绞线所规定的100Mbp
s。这种造假非常隐蔽,一般用户很难发现。这时,建议大家先购
买一段,利用Windows95/98中的“系统监视器”或WindowsNTServ
er4.0中的“网络监视器”亲自测试一下。如果测试速度达到了10
0Mbps,则表明是5类双绞线,若只有10Mbps,说明电缆中使用的
是3类线的导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区别3类线和5类线,而且
可以用于测试双绞线电缆中每一对导线的扭绕度是否符合标准,
同时还可以测出导线中的金属介质是否合格。请注意:在进行网络
速度测试时,双绞线的长度应为100米的标准长度,否则测出的数据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最后还要测试网线是否具有一定的耐热、抗拉、抗燃和易弯曲等性能:第一、你可以将双绞线放在高温
环境中测试一下,真的双绞线在周围温度达到摄氏35℃至40℃时外面的一层胶皮不会变软,而假的却会;第
二、为了保证连接的安全,真的双绞线电缆外包的胶皮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而假的却没有;第三、双绞线电
缆中一般使用金属铜,而一些厂商在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在铜中添加了其他的金属元素,其直观表现是
掺假后的导线比正常的明显要硬,不易弯曲,使用中容易产生断线;第四、真的双绞线外面的胶皮还具有抗
燃性,而假的则使用普通的易燃材料制成,购买时可亲自试试。
  如何选取合适的网线
  首先来谈谈是使用STP,还是UTP。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厂家之间长期争议的问题。因为在什么情
况下用屏蔽,什么情况下用非屏蔽很难明确。后来国内某权威机构确定一个原则,主要以综合布线所处的
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来确定是否使用STP,这个指标就是每米3伏。如果低于每米3伏的,可选用非屏
蔽线,否则应选用屏蔽线,或采用屏蔽的措施或采用光纤。将缆线布放在金属的钢管或线槽中并确保接
地,或者增加电缆和干扰源的间距,都能起到屏蔽的作用。实际上在工程中,干扰场强每米大于3伏的情况
很少,可以说90%的场合都是低于每米3伏。因此并不建议大家盲目选用屏蔽系统,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为即使高于每米3伏的地方,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也能降低干扰源的影响。再说目前对于屏蔽布线工程
屏蔽效果检验的测试标准和测试仪表尚未解决,使用屏蔽系统自然也会使用工程造价提升不少。
  最后来谈谈在千兆以太网到底是用6类还是用光纤的问题。如果网络是100M的,5类与超5类都是不二的
选择,根本没有必要用6类或光纤;如果网络是1000M的,到底是用5E还是6类还是光纤呢?曾经有很多文章建
议用6类线,但是笔者不敢苟同,因为一是六类线缆的连接结构并没有改变,与超5类线缆一样,但与目前
广泛使用的插接模块(RJ45)完全不兼容;二中尽管6类线缆速率可达200M到250M,施工费用却高得很多,施
工难度也比较高。再说现在的光纤价格基本上达到用户已能承受的阶段,所以对于对带宽要求较高且资金
充裕的企业,建议选择光纤到桌面布线;资金不很宽裕的企业在千兆以太网上用5E基本上就足够了。
  现在布线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半年出现一个新的热点,但我认为缆线的发展必然有一个限度,利用双
绞线原理传输信号的电缆发展到6类就差不多到了尽头。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价格已呈下降
趋势,加之光纤具有电缆无法比拟的抗干扰、安全、高带宽等优势,使它已越来越接近用户,同以往只是
干线采用光纤的情况相比,现在光纤已经铺设到楼,将来可能会直接到户,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至于6
类铜线,价格昂贵(对整个系统而言,而不是仅指双绞线本身),而且安装工艺复杂,对工程维护要求高,
不便普遍应用,更不大可能会是铜线普遍应用的终结,5E最有可能是终结。因为6类产品的结构与现在的布
线产品不同,存在一个反向兼容问题,而且都为屏蔽的产品,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光纤和

光/电转接器件按照现有趋势发展,成本进一步下降,也许6类产品会和4类产品一样成为过渡产品。布线厂
商并推千兆布线产品:一是“5E”;二是“6类”。在选择产品时要冷静地考虑选择何种布线系统,最终结果
还是由应用决定。目前,千兆以太网主要是作为网络主干用,很难说什么时候真正用于水平子系统到桌面,恐
怕到了那时候,用什么产品情况又变了。因为铜缆终将无法超越自身的带宽、传输距离和电磁干扰的限制,
替代它的仍将是光纤,或者是未来的某种传输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