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布线设计的思路(二)

2022-03-11 11:03:54   admin    846

        当机房面积较大,特别是信息点数模式,将会增加线槽的数量和 线槽的横截面。如果线槽布置在活动地板下,将对有精密空调的 区域造成很大的送风阻力,实践表明这是影响空调效果的主要原 因。同时,众多线缆全部汇集到一处的星型布局使线缆清理困 难,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时建议采用两级布线:水平子系统和干 线子系统。将FD放置到机房信息点密集的地方(如主机室),经过 交换机后,再通过主干连接到网络室。这种将配线架深入需求中 心的结构可大幅度减少电缆数量,减少机房地板下各专业管线打 架的概率,减少对下送风空调的影响。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增加了交换设备的成本;管理上造成网络和 系统两个部门的交叉;多了一级交接,可靠性有所降低。

   有些用户觉得通过两级配线后会增加网络的不可靠性,因此采用长跳线将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直接相 连。这种办法由于没有配线架,无法进行很好的管理,不建议使用。

   其次,确定布线等级。系统选型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布线等级。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超五类和六类系 统。超五类系统的测试带宽达到155MHz,而六类系统的测试带宽达到200MHz,可以在铜缆链路上支持千兆 传输。更高的性能还有超六类产品。但由于没有相关标准予以衡量确定,均是各个厂家的自行测试和称 谓,不建议采用。

   布线又分屏蔽系统和非屏蔽系统,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线缆上。双绞线本身是由对绞的两根线缆组 成,再由多对线组成电缆。它应用了平衡线缆的概念:一条线缆有两条同样的导线,两条线上运行的电压对 地极性相反、大小相等,通过相互绞合在一起,可以在一定距离上维持平衡。使两条导线之间的距离最小 化的方法是将它们绞合在一起,这样有助于补偿它们接收到的外部干扰。平衡线缆意味着双绞线对中的两 条导线是同样的长度和尺寸。它们之间越一致、靠在一起越紧密,就越容易抵御外部线路对他们产生的干 扰。

         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更高的线路抗干扰能力,因此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对提高系统带宽是有益的。通常 屏蔽双绞线采用每对线对单独屏蔽,再将所有线对总体屏蔽的方法实现最高的抗干扰能力。屏蔽电缆(FTP) 的屏蔽原理不同于双绞的平衡抵消原理,FTP电缆是在双绞线的外面加一层或两层铝箔,利用金属对电磁波 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原理(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面分 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地防止外部电磁千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 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他设备的工作。实验表明,频率超过5MHz的电磁波只能透过38m厚的铝箔。如果 屏蔽层的厚度超过38m,就便能透过屏蔽层进入电缆内部的电磁干扰的频率限制在5MHz以下,而对于5MHz以 下的低频干扰可用双绞的原理有效的抵消。

   屏蔽系统的难点是对施工工艺要求更为严格,否则反而可能引人不必要的干扰,降低性能。屏蔽系统 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保密功能,可以防止信息的泄漏。目前的超五类和六类系统均有屏蔽和非屏蔽产品。 注意,屏蔽产品的选用要端到端地实现,不能只是线缆采用屏蔽线而配线架和插座不采用具有屏蔽能力 的。

   五、机房综合布线的路由设计

   如前所述,机房布线的信息点数量多,而且在机房运行过程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增加,会随 时要求增加信息点。因此,路由设计应充分考虑扩展性。在路由选材上,首先应尽量采用金属材料,不宜 采用PVC管材。通过金属管道的良好接地可减少干扰,并提高机房的线路防火等级。同时,采用金属线槽作 为路由材料,可充分利用线槽扩展性好,容易增加线缆的特点。对于线槽的布置,一般围绕设备进行布 置。在目前机柜使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和成排的机柜平行布局。一般每排机柜布置一条线 槽,也可以两排相邻机柜中间走道上公用一条线槽,前一种模式更为理想一些。对于有活动地板的机房, 通常的做法都是将线槽安装在活动地板下。但随着高端机房中地板下送风的精密空调的普遍采用,这种模 式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设备在机房内成排布置,因此每排设备都在地板下配置了线槽,一般线槽的高度 在50~l00mm,而活动地板的敷设高度只有300mm左右,从而影响到空调风道的通畅。

        线槽越多,送风效果越 差(地板下还往往有强电线槽)。而且线路特别是强电线路在活动地板下布置还增加了火灾隐患,电气故障 可能引发火源,同时在地板下的人情不易被迅速发现,即使配置了常规的消防感温感烟探测器,由于地板 下的送风,反映并不迅速。已经有多起火灾事故是从活动地板下发生的。因此,现在不少机房特别是电信 行业,普遍采用上走线的路由模式。

   采用上走线需要有设备布局的配合,这种布局主要适用于标准机架式布局的场合,而且机柜的尺寸特 别是高度应基本一致,才能保证美观。   上走线采用线槽。线槽有两种安装模式:支架吊装在顶上、支架支撑在地面上。支撑在地面上容易发生 支架和机柜的打架,在设计时应注意。   上走线线槽形式有两种:敞开梯型桥架式和封闭式。敞开式梯架是应用的主流。在设计时,首先仍是根 据机房平面中机柜的总体规划,每排机柜设置一路。敞开式梯架的优点是便于维护。因为不需要额外的开 孔,增减线路很方便;不需要掀地板,只需要梯子即可实施,工作量小。便于发现故障。不像地板下的封闭 线槽,很容易观察到故障点,特别是火灾危险。其缺点是对防鼠的要求更高。

   敞开式梯架通常和强电一并考虑。通常考虑上、中、下三层,分别作为强电线路、铜缆线路和光缆线 路的通道。因为光缆特别是机房内的大量光跳线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其中的光缆线路桥架常采用封闭式 的,这样的布局很容易管理。每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如果机房的层高不够,也可减少层数,采用左 右布局。要注意按规范控制强电和弱电梯架间的距离。如果距离仍无法达到,可考虑强电采用屏蔽线或者 采用封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