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布线系统的改造

2022-07-05 17:43:34   admin    795

       一般认为布线系统的寿命应达到15~20年左右,才能符合 建筑物的需求。可是,目前国内很多机房在使用5年以后就提出改 造需求。

      大部分建筑的改造需求是直接由于网络系统无法满足需 求所导致,也有部分建筑是由于业主对电力等系统的改造,故连 带布线系统一并进行改造。针对近几年需要对综合布线系统提出 改造的建筑物进行总结,发现影响布线系统寿命的主要因素有: 最初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没有标准化指导,缺乏前瞻性,导 致信息点数量过少;采用较低等级的线缆,无法满足当前带宽要 求;布线产品质量缺乏可靠性,一旦使用过频,就会产生质量问 题。   针对机房布线系统改造进行设计时,首先必须对机房内现有 的布线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包括原有布线的结构、机房现有 设备数量、线槽的容积率、设备与设备间的链接状况等。改造工程通常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手头可使 用的资料有限。通常只有原始的平面图和系统图,对于设备的连接情况,必须与业主方的IT人员深入地进 行讨论。

   对机房现有情况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就可以与业主明确布线系统的新需求,根据业主提出的新需求, 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是进行线缆的增加还是需要对机房进行整体扩容。若原有机房面积较大,机柜空间较 多,只是部分机柜(通常为汇聚机柜)的布线容量不够,那可以仅对布线系统进行扩容,增加HDA至MDA的 线缆数量即可。若要现场增加桥架,可考虑采用现场拼接的网格式桥架,由于拼接式桥架省去了大量上电 操作,故可以减少了施工对机房运行造成的隐患。若原有机房面积过小,应建议业主进行机房的扩容,避 免今后增加设备后机房再次面临改造需求。扩容后的机房应参照相关的机房设计规范如TIA/EIA-942等进行 设计。设计时需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预留容量,若原先仅有铜缆链路,建议增加HDA与MDA之间的光缆 链路以备今后使用。

   对于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改造,通常业主会限定停机时间,一般为几天到几小时不等,当然,很常见 的情况是业主要求系统在保持运行不宕机的情况下进行新老系统的切换。所以,制订计划是改造工程的关 键,一个合理的计划应该对如何进行原有设备的保护,物料的准备,每步骤执行所需的时间,以及如何进 行改造结束后的清理和记录等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制定完计划后,设计人员应当事先模拟一下,预判一 下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而言,搬迁工作总是繁琐以及高风险的,而且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 生,故制定计划后的模拟是必要的,便于了解设计过程中的缺陷,避免在正式搬迁过程中出现疏漏。

   以下举为某金融机构原有机房布线系统改造,原先的机房面积过小,业主需要上新的业务,故新添置 了一批设备,因此想将隔壁的办公室改建成机房。业主要求在改造过程中系统保持运行不间断,系统原有2 台核心交换机互为热备份,分别由不同的主干光缆连接到电信设备上,在本次搬迁中,老的两台核心交换 机同时进行升级。

   先对原先的办公室进行加固,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桥架的安装,新机房的主桥架与老机房的桥架相 连接,机柜间互联的桥架采用上走线架空桥架,完成后再进行线缆的敷设和测试,期间老机房依然保持运 行。

   完成线缆敷设以及测试通过后,先将原有的备用核心交换机停止运行,将其上所有的设备跳线全部连 接到新的备份交换机上。 新的备份交换机运作正常后,再将原先的核心交换机切换到新的核心交换机上。

  由于HDA至MDA的线缆都为重新敷设,故原有HDA区域的线缆可以整体去除(很多情况下,由于原有线缆 敷设过程中线缆普遍存在缠绕的情况,很难将原有线缆去除,故建议还是保留原有线缆)。将线缆敷设以 及搬迁过程中的记录移交给业主。

   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每个步骤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包含原有设备上的连接情况以及移动后的连接情况;

   ◆ 新敷设的线缆应保持无缠绕,同时应在一定距离进行标识,方便今后维护以及改造的需求;

   ◆ 避免对原有线缆的拉扯。

   SIMON电气的新一代6类布线系统具有自由安装,自由维护的特点,由于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各类铜 缆以及光纤模块都能整合地安装在同一个配线架上,为机架安装提供了灵活通用的端接解决方案。所有模 块都可以单独拆卸,避免了运行中的其他模块受到影响。而后端开放式的进线槽,方便整理维护时的抽除 及更换,更适合对于线缆和机柜有频繁变更需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