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设计与测试

2022-05-03 09:04:13   admin    964

     比如,一位网友问到综合布线各配线间芯数确定的问题,即 如何确定光纤用几芯,以及是否要根据设备来确定光纤芯数。

   尹岗认为,方便设计的话,参照GB50311/GB50174对于数量和 密度的相关规定即可。不过,设备性能、安装密度、建筑类型等 都在发生持续变化,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使得设 计师面对新问题常常手足无措,供电扩容空间、空调支持密度冗 余量等也都处在被动应付状态,任意挤占空间、凑合升级使用的 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实际规划时应考虑在标准和设备变化、 需求变化之间取得平衡。

   孙慧永给出进一步解释说,通常大楼布线系统从MDF到IDF之间采用光纤来连接,IDF到工作区WA采用铜 缆来连接,如果从系统设计的角度,通常MDF到IDF垂直主干系统光缆的数量是根据工作区WA点数来设计 的。

   比如一个IDF所管理到的点位数为96个端口,那么目前常用接入层交换设备通常为48口交换机,一台48 口交换机上行采用光纤链路,每台交换机至少要有2芯光纤(一收一发),如果是96个工作区点位需要两台 48口交换机从IDF通过垂直配线上行到MDF,正常实现通信至少需要4芯光纤。同时链路需要思考光纤的冗 余,如果思考对设备端口采用一主一备的方式,那么从IDF到MDF光缆采用8芯-12芯比较合适。

   另外,有网友问到大学校园网的光纤选择,是否有必要在汇聚层和接入层采用光纤连接。孙慧永建议 针对大学园区布线网络的特点,从核心层交换机到汇聚层交换机,更多采用单模光纤可支持10GbE的网络, 而当网络需要升级时可以支持将来40G/100G时,从汇聚层到接入层属于建筑物内的垂直主干布线系统,通 常采用多模光纤来连接,多模分为OM1,OM2,OM3,OM4四种类型,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 

  有的网友问题更为具体,一位网友针对某品牌光纤产品,对光纤支持的距离与收发器及光纤类型的关 系产生了疑问。

   对此,房毅首先给出了使用标准推荐的光纤类型和工业兼容的光纤收发器可以实现的理论传输距离, 同时提醒用户,实际的每家产品会有自己的描述和解释。

   房毅指出,就单模、多模等不同类型,光纤可采用不同工作波长;即使多模光纤也分为62.5/125和50/ 125类型的光纤,同一光纤也有长波长-1300nm和短波长-850nm,其所采用收发器件也不同;同一工作波 长,目前千兆和万兆也使用不同类型的光源,LED和VCSEL,所以其实是一个配合使用的问题。

   还有一位网友提出连接器类型和使用场景的问题。房毅作答说,早期连接器主要是FC、SC和ST等类 型,属于2.5毫米直径插芯,材料也是从磷、青铜逐渐过渡到陶瓷(二氧化锆):FC连接器主要为单模应 用,而且以电信运营商等为主;ST以多模应用为主,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或者楼宇、局域网为主;SC单多 模都有,也是以网络和非电信应用为主。

   随着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又出现了其他类型连接器,如LC、MU、MT-RJ和4芯/8芯和12芯的MTP/MPO连 接器,并且MPO/MTP连接器目前已经有24芯和48芯的应用。这类连接器是随着大量光纤应用而发展的,所以 特点就是提高密度,解决空间的使用效率,LC和MU都是采用1.25毫米直径插芯。

  这次光纤系统的在线答疑活动,网友参与热情高涨,并且多数问题更接近实际应用。除上面的一些问 题外,网友们还提到光纤尾纤的接头型号,现场检测中测试精度的确定,光纤的故障排除,以及实际测试 里参考值的设定等问题,表明大家对光纤实际部署中的设计和测试细节也较为关心。在综合布线向更多领 域扩展的过程中,光纤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