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11:19:17 admin 1180
双绞线传输视频的优点确实增强了我们在工程中使用双绞线视频 传输器的信心,但是在实际的产品选购和布线应用中,还是会出 现一些问题,对其进行了一番总结,如下:
1)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自行改用屏蔽线。有些朋友由于长 期使用同轴线进行传输,把在使用同轴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经验不 自觉地运用到双绞线传输上来,认为使用屏蔽双绞线在抗干扰上 有更佳的表现,然而实际上运用屏蔽线确实增强了一些抗干扰能 力,但是却将高频信号严重受损,传输出来的效果色彩变差,距 离远是甚至没有彩色图像,传输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屏蔽双绞 线价格高,在增加了工程成本,因此布线是首先要注意这一问 题。
2)为了降低工程成本,盲目选用低价产品。任何产品都有其一定的合理价位,好手机外观漂亮、使用 顺手,经久耐用,但是价格不菲,原因在于其工业设计、质量把关、用料工艺等等方面都作了许多工作, 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成本,自然价格相对一些杂牌手机更高。目前我国双绞线传输设备生产企业大都为民 营小企业,较为合理的价格既可以给用户带来实惠,又可以保证生产企业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动力,不至于 3、5年就关门,用户自己手头的产品出了问题也不知找谁去修。
双绞线传输设备是近几年的事,市场价格 一片混乱,一些朋友在购买产品时先考虑价格,后考虑质量和售后服务,这样就本末倒置了。应该清楚, 我们做的工程是安防工程,因此,安防工程的整个系统都要质量可靠的产品,否则质量不过关,系统自身 都出现了问题,还如何去监控小猫小狗们的小动作呢。所有要买到可靠的产品,超低的价格是很难做到 的,如果您买到了,也许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产品的质量或者售后服务的优劣了。当然,也有一些企业 在成本控制上做得很好,其性价比很具竞争,但中国目前此类企业凤毛麟角,少得很。
3)盲目相信产品的防水、抗干扰和防雷能力。大部分企业在宣传时都称自己的产品是防水、抗干扰和 防雷的,因此与客户沟通时为了让客户相信自己产品的这些能力,就把布线应该主动绕开多雨水、强干扰 和有直接雷击区域的事不了了之了,客户购买产品后自然不会高度重视这些本应该避开的地方,结果就可 能产生干扰现象和直接被雷击毁的现象。试想,几万伏的雷能把大树劈成几瓣,小小双绞线传输设备算什 么?!机壳都会被它融化,防雷管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布线中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尽量绕开他们,越 远越好,同时改善产品存放地的环境,让设备在一个清洁、干燥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4)粗糙的布线工艺,导致视频效果不佳。事实上,我们在市面上购买的非屏蔽双绞线都是305米一箱, 但是工程中的点左一个右一个,远远近近,因此,小于305米处的短的地方就需要破开网线的包皮,将线挑 出来接摄像头,长的地方就需要把两箱甚至更多箱的线接起来,在接线时最好焊接,包扎好,同时注意双 绞线的绞和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传输不在线上出问题。
5)走两个极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用长距离的传输设备使用在短距离上,和用短距离的传输设备使 用在较长距离上都是不科学的。一些朋友为了让视频效果更好,往往不惜成本将1200米的传输设备运用在5 00米上,其实这样做大可不必,是一种浪费。中短距离有更为节约的产品,有些还不需要电源,稳定性更 强,十分经济,在能源缺乏的今天,我们提倡有效节约。相反,如果把正常工作在300米的设备运用在500 米上,也是不科学的,叫一个10岁的小孩挑100斤的担子能成吗,这样做只能增加设备损坏的风险,显示的 效果也不好。
6)线材太差,导致经常断线。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在接线时大都采取两者接线方式,一种是直接将一 对线中的两根线拨开皮套后分别接到设备的两个接线柱上;一种是采用RJ45水晶头来接。两者方式都有其优 缺点,用接线柱的方式在接触上较好,可以结点间确保接触良好,但是双绞线的线较细,没有专门的工具 不容易处理,如果线材的质量不好,拨开的导线可能十分脆,经不起折腾;使用水晶头来接,让人感觉到十 分可*,但是实际效果不好,因为水晶头的接触*弹性压迫,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接触不良。
另外,一般一个点我们只用双绞线四对线中的一对,如果把四对线都做到水晶头中,显然是一种浪费。因此,最好的办 法就是依旧采取接线柱的形式,但在采购线材时,把好质量关,尽可能选用品牌线材。有人担心用接线柱 的形式接线时,细细的两根线是否能承受起较长线本身重量产生的拉力,这种担心很正常,但是我们有处 理它的办法,只要在接线头附近将整根双绞线做一个固定,这种担心就可以完全解决了。
7)研究不深,耐心不足,未能调节出最佳效果。首次使用双绞线传输设备时,看到薄薄一页纸的说明 书觉得安装只是小菜一碟,因而粗略看了一下说明书就开始动手,然而实际调节时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原因在于调节时,发射器和接收器都要调节,而发射器所在的位置往往在百千米之外,两边的人员需要用 对讲机不断协调,这种工作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因此问题很容易产生,许多初次使用者,很容易把气撒在 双绞线传输设备上。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具体施工人员首先要通读说明书,其次要根据实际大概估计 出两点间的距离,先确定发射端的拨码位置,再让接收端的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果不行,说明估 计有误,便要重新估计,在发射端设置好拨码后,由接收端的人员进行再一次的调节,如此,最佳的效果 很容易调出来。关键在于1、要讲求一个调节顺序,2、要抱着研究的态度,耐心、全面、认真地做一次。